長期以來,二局在閩、粵、浙、瓊、湘、新、藏等廣大地區,發現、提交和探明了大量礦產資源儲量,找礦礦種涉及黑色、有色、稀有分散元素、貴金屬、燃料、冶金輔料、化工建材原料等31種。
改革開放前,福建省的大部分鐵礦、絕大部分錳礦均為冶金地質隊伍所探明,如福建省著名的潘洛鐵礦、陽山鐵礦、馬坑鐵礦、連城錳礦、將樂螢石礦等,均浸透了冶金地質工作者的汗水。
改革開放以后,二局的工作范圍遍及全國各地,“九五”期間,在閩、粵、湘等省探明多處國家急需的優質氧化錳礦及貴金屬礦,其中大型優質氧化錳礦2處,中小型錳礦3處;提交錳礦儲量590萬噸,金礦15噸,銀礦300噸。
“十五”期間,為國家提交錳礦852萬噸,金礦20噸,銀礦190噸。
“十一五”期間提交金屬資源量銅100萬噸、鎢20萬噸、鉬12萬噸、(優質)錳礦332萬噸、金礦2.79噸、銀礦175噸。
近年來,二局在西藏岡底斯成礦帶銅多金屬找礦取得重大突破,山南地區澤當礦田努日礦區銅和鎢資源量達到大型規模,鉬達到中型規模。西藏岡底斯東段銅多金屬資源評價與方法技術研究項目科研成果被評為“2009年度全國十大地質科技進展”;西藏山南地區澤當礦田銅多金屬礦普查項目榮獲中國地質學會“2011年度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稱號。作為“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的重要參與者,在2012年2月1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西藏山南地區銅多金屬礦整裝勘查被國土資源部列入實施全國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47個整裝勘查區之一,作為整裝勘查區主體勘查單位正在與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合作建設西藏山南大型銅多金屬礦山基地。